社会责任

SOCIAL RESPONSIBILITY

可持续发展

       时科生物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自2011年创立以来,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植于企业基因,以“让天下没有污染的土壤”为己任,积极投身于推动农业循环经济转型的实践。我们深刻认识到,传统农业模式面临的资源消耗、环境污染和土壤退化挑战,亟需创新解决方案。因此,公司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,致力于构建“资源-产品-再生资源”的闭环系统,为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产业建设贡献核心力量。

 


       我们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自主创新的三大技术体系。首先,节能热解炭化技术是我们循环链条的起点。通过高效的炭化工艺,我们将原本被焚烧或废弃的农林剩余物,如秸秆、果木枝条、烟草废弃物等,转化为具有高度稳定性的生物炭。这不仅显著减少了露天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,更实现了宝贵的碳封存。以上海金山基地为例,该技术年处理数万吨有机废弃物,转化率超过90%,每公顷应用农田可实现约2.3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,同时改善土壤结构,提升地力。其次,基于生物炭这一神奇载体,我们成功开发了系列炭基肥料产品,包括炭基有机肥、碳能水溶肥等。这些产品不仅获得了南京国环OFDC、欧盟IMO、美国USDA、日本JAS等国际权威有机认证,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,更重要的是,它们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替代20%-30%的化肥用量,显著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,特别是在茶叶、果蔬等经济作物上效果尤为突出。最后,我们将生物炭与特定功能微生物菌剂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土壤修复体系。这套体系在贵州、云南等面临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区域成功应用,通过吸附钝化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,有效降低了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达40%-60%,为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和生态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。


       技术突破是基础,实现产业闭环才是循环经济的真谛。时科积极构建并实践着完整的循环产业链。在原料端,我们在上海金山、浙江安吉等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农林废弃物收集网络,与众多农场、林场签订长期回收协议,确保原料来源的可持续性。在转化端,我们投资建设了智能化生产线,将回收的废弃物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生物炭和炭基肥料产品。在产品应用端,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土壤改良、作物营养提升和污染土壤修复,最终又滋养了土地和作物,完成了从土壤中来、到土壤中去的循环。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与贵州毕节烟草公司的合作项目。该项目开创性地将烟草种植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秆等废弃物进行全量炭化处理,生产的炭基肥料再用于烟田土壤改良。这不仅彻底解决了烟秆焚烧污染的老大难问题,还显著提升了烟叶的品质和香气物质含量,修复了因连作导致的土壤微生态失衡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烟草产业内部循环。该项目被国家烟草总局认定为“烟草行业生物炭工程中心”,其模式已成功推广至云南、湖北等多个烟区,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标杆。


       作为行业的积极推动者,时科深知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至关重要。我们积极参与政策研究,例如与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合作,为地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参考。在标准制定方面,我们牵头编制了《生物炭基有机肥料》团体标准,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标准的空白,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。同时,我们也是国际生物炭协会(IBI)的首家中国常务理事单位,致力于将中国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实践推向全球舞台,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。例如,在2025年主导举办的长三角资源循环产业技术研讨会上,我们联合科研机构发布了“农业碳汇方法学”,积极探索将农业领域的减排固碳成果纳入碳交易市场,为未来农业碳汇的价值变现开辟新路径。

 


       展望未来,时科生物科技将继续深化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探索与实践。我们将持续投入技术研发,优化炭化工艺降低能耗成本,提升炭肥产品的养分利用效率。在产能布局上,计划在长三角及全国农业主产区拓展新的资源循环基地,扩大废弃物处理能力和市场覆盖范围,特别是在东北黑土地保护中推广“秸秆炭化还田”模式。同时,我们将加速完善生物炭碳足迹核算体系,积极探索“炭基肥替代化肥”的碳普惠机制,努力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。我们的愿景清晰而坚定:持续构建并优化“从土壤中来,到土壤中去”的永续循环系统,以科技之力打通“废弃物-资源-产品”的转化路径,让每一片农田都成为绿色发展的沃土和宝贵的碳汇空间。时科相信,通过不懈的创新与实践,我们能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、循环经济产业的繁荣以及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,贡献不可或缺的中国智慧与解决方案。